长治学院创建于1958年,前身为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。2000年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办学,开始招收本科生。2004年升格为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,2013年、2019年分别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,2019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,2021年获批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。
学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近13000人,教职工920人,专任教师670人。其中,教授51人,副教授198人,博士生导师5人,硕士生导师61人,博士161人,硕士480人,全国优秀教师、“三晋英才”、省级青年拔尖人才、模范教师、教学名师、学科带头人等50余人。
2024年招生报名即将开始,预祝广大学子在这里扬帆起航,逐梦远方!
1. 美术系系部简介
长治学院美术系依托太行山优秀传统、地域文化资源,秉承”立足太行、凝练特色、创新创业、服务地方”的发展理念。承担着为社会培养美术高等专门人才和美术师资的重任。现有美术学、视觉传达设计两个专业。设有基础教研室、中国画教研室、油画教研室、综合绘画教研室四个教研室。拥有书画艺术研究所,彩塑壁画研究所两个科研机构。在校生877名。现有专任教师43人,美术系拥有省级实验示范中心、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等多个校内校外实习、实训场所。同时,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,成立了美术系产教融合创新基地,为学生的创新、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,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发展需求。
2.专业情况
2.1美术学专业
2.1.1专业简介
美术学专业从2000年始建,2006年9月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,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。目前,美术学专业专任教师24人,其中副教授5人,讲师19人,在读博士1人,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88%,形成老中青师资梯队。师生数百次在全国和省级专业展赛中摘得殊荣。
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:绘画基础1(素描)、绘画基础2(色彩)、绘画基础3(创作思维训练)、绘画基础4(素描人体)、设计基础(平面、 立体)、中国美术史、外国美术史、艺术概论等
2.1.2专业特色
(1)参展获奖
近年来美术系教学科研成绩显著,教师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13项、省级美术作品展61项。2021年和2023年分别获得国家艺术基金(一般项目)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立项,2022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立项。




(1)实践育人
通过各种美术创作活动、社会服务项目、艺术展览等,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,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,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美术学专业的理解,提升专业技能,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




(1)产教融合
美术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,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。通过与企业合作,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实际项目,了解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,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。


2.1.3就业与考研
美术学专业高度重视毕业生考研教育与培养,考研率逐年升高。考取了四川美术学院、天津美术学院、西安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。在学生就业创业方面,根据学校推动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要求,美术系积极配合,认真落实,坚持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相结合。通过多次召开就业、创业主题班会,举办就业相关讲座,不断强调就业的意义,近三年,我系的就业率稳中提升。
2.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
2.2.1专业简介
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从2004年始建设,2007年9月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、2020年招收第一批视觉传达设计(专升本)专业学生,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。目前,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专任教师19人,其中副教授2人,讲师17人,在读博士2人,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100%,形成老中青师资梯队。近年来,教学经费投入不断增加,教学基础设施完善,教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设置:理论Ⅲ世界现代设计史、设计基础Ⅲ(设计思维训练)、字体设计与编排 、设计创意(招贴设计)、建筑空间构成等。
2.2.2专业特色
(1)服务地方
弘扬太行精神,根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科特点,在艺术设计、文创研发、非遗传承与转化等方面融合发展,进一步争取标志性成果。






(3)产教融合
产教融合有助于推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创新和发展。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,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。同时,企业也可以借助学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,进行产品设计和品牌推广等方面的合作,实现互利共赢。






2.2.3就业与考研
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后,可在数字设计与视觉传播公司、广告公司、影视制作公司及创意产业相关机构、教学单位、企事业单位宣传与设计部门,从事新媒体界面设计、用户体验设计、跨媒体设计与运营、品牌视觉设计与传播、广告创意策划等方面的设计运营、项目管理、教学与科研等工作。近三年,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平均就业率达到90%以上,就业形势良好。
另外,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高度重视毕业生考研教育与培养,考研率逐年升高。考取了天津美术学院、山西大学等知名院校。从各高校的反馈中普遍认为本专业学生学习认真、基础扎实、自主学习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都较强,许多高校对本专业毕业生评价较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