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学科研 > 教育教学 > 正文

教育教学

师范认证应知应会之学校基本情况

时间:2024-06-05  作者:  点击:

1.校训、校风、教风、学风

校训:求真、求实、求善、求美校风:团结、严谨、敬业、创新教风:德高业精、诲人不倦学风:勤学善思、知行合一

2.办学方向与定位

发展目标定位:有区域代表性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。办学类型定位:地方性、应用型、教学型。

学层次定位: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,适时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。

服务面向定位:立足晋东南、面向山西省,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。

人才培养目标定位: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、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。

学科、专业发展定位: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需求,以师范教育为鲜明特色,文理基础学科为支撑,新兴应用学科为增长点,多学科协调发展。

3.学校发展思路2021年长治学院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战略为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应用型建设为主线,形成优势突出、特色鲜明、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,2023年建成有区域代表性的较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,力争到2035年建成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”,具体概括为“1136”战略。

坚持一个根本:立德树人。要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,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
贯穿一条主线:应用型高校建设。要转变办学思路、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,开展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,立足晋东南、面向山西省,凝练办学特色,打造自身优势,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。

统筹三大布局:学科、专业和空间。在学科布局上,以省级重点扶持学科为牵引,按照非均衡、集群化的发展思路,打造可持续的学科发展生态。在专业布局上,要结合“新师范”建设要求,做优做强师范专业,彰显对区域教师教育的引领作用。同时,加快推进非师范专业应用转型。在空间布局上,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校区建设。

实施六大重点工程:一是教学质量工程。牢固树立“成果导向”教育理念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,打造“人人持证、技能社会”的良好生态,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。二是学科提升工程。实施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、科研项目培育计划、平台提升计划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、青年启明星计划、学术交流支持计划,整体提升学科质量水平。三是人才强校工程。加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,加大人才工作支持力度,创新体制机制,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强、业务能力精、育人水平高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。四是培优强师工程。发挥学校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,以师范专业认证为抓手,以教育硕士学位点建设为牵引,按照“新师范”建设要求,精准服务、深度参与、示范带动区域师范教育发展,彰显学校对区域师范教育的引领作用。五是品牌服务工程。坚持学科、专业、课程、人才、平台一体谋划、一体建设,进一步发挥长治学院作为地方综合性院校的优势,重点在医药健康、数字化建设、太行文化等领域,凝聚力量,深化合作,打造品牌,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度。六是文化引领工程。立足长治区域文化特色,结合红色传承的使命要求,把太行精神全面融入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各方面,作太行精神的学习高地、研究高地、宣传高地。

同时,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。坚持依法治校、依法治教,不断完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机制,提升管理和服务效率,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。要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,切实提升广大师生员工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满意度。

4.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

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,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,提出了“12345”人才培养工作要求,逐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,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
围绕一个目标-以人为本、德育为先、能力为重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、适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。

融合两项计划融合专业培养计划和素质拓展计划,在专业教育中融入素质拓展要素、在素质拓展中延伸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实践,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。

建构三类课程理论课程、实践课程、素质拓展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。

培养四种能力基本实践能力、专业实践能力、研究创新能力、就业创业及社会适应能力。

加强五种建设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、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、产学研合作与校际合作教育平台建设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。

5.学校机构设置概况现设党政管理机构20个,分别为:党委办公室、院长办公室、纪检监察办公室、党委组织部、党委宣传部、党委统战部、人才工作部、学生工作部、保卫部(武装部)、离退休人员管理部、教务部、科研部、人力资源部(教师工作部)、国际交流中心、计财部、审计部、资产管理部、就业创业指导中心、后勤部、基建部。

设群团组织2个,为工会和团委。

设教学机构17个,分别为:中文系、马克思主义学院(筹)、历史与旅游管理系、法律与经济学系、外语系、教育系、音乐舞蹈系、体育系、美术系、数学系、物理系、化学系、生命科学系、计算机系、成人教学部、研究生教学部、公共社科教研部(学报编辑部)。

设教辅机构4个,分别为:教师发展中心、图书馆、网络信息中心、实验管理中心。设科研机构19个,分别为:方言研究所、上党文化研究所、太行山生态与环境研究所、教育研究所、书画艺术研究所、赵树理研究所、比较政治与地方治理研究所、科普研究所、计算机视觉研究所、合唱艺术研究所、彩塑壁画研究所、影视编创中心、丝路文明研究中心、数据安全与密码技术研究所、太行精神研究中心、体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、法治研究与交流中心、太行文化生态研究院、长治学院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。

附属单位1个:长治学院附属太行中学。

6.学校的历史沿革长治学院的前身为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,创建于1958年,成为上党地区唯一一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。1962年停办,1978年复校。2000年,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与山西师范大学联合办学,开始招收本科生。2004年5月,经教育部批准,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,校名定为长治学院。2013年10月,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。2019年10月,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。2022年,思想政治教育、汉语言文学、学前教育三个专业有条件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,2023年,音乐学、历史学、生物科学、英语、数学与应用数学、化学、物理学七个专业有条件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。

7.图书馆藏书资源情况长治学院图书馆已逐渐形成与学校专业设置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,总建筑面积为20823平方米,其中北校区图书馆8071平方米、南校区图书馆12752平方米。图书馆现有阅览座位3848个、自习室5个,其中,北校区有精品文献阅览区、红色经典文献阅览区、地方文献阅览区、校本资源阅览区、师范教育文献阅览区、音像资源阅览区等六大资源区域及2个书库和3个自习室;南校有书库、专业资料室、过刊阅览室、社会科学阅览室、美体阅览室、期刊报纸阅览室、参考资料室等7个阅览室及2个自习室。

近三年,新增纸质图书66105册,新增电子数据库3个,平均每年征订期刊591种。截止2023年底,纸质图书总馆藏为129.4万册,生均100.5册;电子图书(镜像)总量 154万册,生均119.6册;拥有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4个;并藏有较珍贵的《四库全书》《四库全书荟要》《四部丛刊》《申报》等大型文献资料。